山西师范大学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人员 | 项目类型 |
Z2021028 | 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周芬芬、卫建国、仝文、范瑞芝、张建、李慧艳、韩琴 | 指令性 |
Z2021029 | 体育学类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郑旗、史冬博、赵良渊、冯瑞、李海伟 | 指令性 |
Z2021030 | 新师范建设联盟总体建设方案及系列活动 | 赵英、范哲锋、闫建璋、辛小英 | 指令性 |
J2021269 | 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新时代本科通识方法教育探索 | 杨军、张波、李志河、赵永斌、温旭新 | 一般性 |
J2021270 |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韩卫平、王小平、白平则、单云慧、孙颖 | 一般性 |
J2021271 | 新时代设计驱动山西传统民艺创新项目制教学研究 | 刘 昂、金小民、张一平、杨月强、傅昊 | 一般性 |
J2021272 | 校地协同增进思政实践育人实效研究 | 乔 瑞、赵改萍、岳文慧、张瑞琴、马媛媛 | 一般性 |
J2021273 |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师体育院校健美操专业课程多元反馈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 龙 勋、闫艾萍、冯 瑞、张秀珍、刘敏 | 一般性 |
J2021274 | 新工科背景下专创融合协同柔性分课堂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张少颖、张秀红、于有伟、崔美林、李 艳 | 一般性 |
J2021275 | 人机协同支持的职前教师反思能力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 白清玉、王永军、赵媛媛、李海凤、张淼 | 一般性 |
J2021276 | 基于OBE理念《学校心理学》教学模式研究 | 张 潮、孙枝莲、陈红香、王志刚、郭 卿 | 一般性 |
J2021277 | 高校在线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李志河、许 蓉、李瑞萱、李艳宁、张 妍 | 一般性 |
J2021278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一流专业构建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 | 侯俊华、李俊生、程留永、段晓峰、卫永霞 | 一般性 |
J2021279 | 山西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仝建平、王宝龙、段俊、夏文华、王若怡 | 一般性 |
J2021280 | 声乐教学中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研究 | 令狐青、韩瑞芳、王瑜、刘思宇 | 一般性 |
J2021281 | 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李 竹、王大为、侯俊华、赵红梅、纪亚芳 | 一般性 |
J2021282 | 卓越中学生物教师UGS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深化 | 周艳华、解鸿泉、高瑞如、阴 环、程丽萍 | 一般性 |
J2021283 |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一专九能”应用性人才培养与实践研究 | 卫 凌、刘明星、王晓娜、李窈窈、李阳 | 一般性 |
J2021284 | “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师GIS课程中的构建及策略研究 | 王金凤、王 盛、吴雪玲、李玲凤、李亚文 | 一般性 |
J2021285 | 基于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教学实践模式改革 | 高瑞如、赵瑞华、周艳华、张 芳、刘维仲 | 一般性 |
J2021286 | 编辑出版学专业“任务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薛月兵、李秀敏、牛刚花、李永祥、王画眉 | 一般性 |
J2021287 | “一校一俗”——山西民俗体育项目课程化研究 | 戴 羽、张 丽、庞 龙、吴颖冰、郭小鹏 | 一般性 |
2021JGSZ012 |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 | 赵秀芳、贾绘泽、 何喜均、杨海亮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1JGSZ013 |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机制创新研究 | 赵改萍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1JGSZ014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研究 | 王晓荣、赵跃先、 姜延博、王跃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Z20220039 | 山西省本科物理学专业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 张进军、李志坚、侯俊华、潘俊星、岑建勇 | 指令性 |
Z20220040 | 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实践 | 史建红、穆晓芳、胡志军、张潮、周芬芬 | 指令性 |
Z20220041 |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 李跃飞、范哲锋、赵改萍、董新良、侯俊华 | 指令性 |
J20220448 | 微生物学课程“b+X”思政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 | 胡青平、张丽红、王斌斌 | 一般性 |
J20220449 | 新时代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构建探索——集体评教制 | 张一平、刘昂、李晓庵、金小民、郑煜川 | 一般性 |
J20220450 | 本科教学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 余平、籍慧洁、李丽忍、 肖菊霞 | 一般性 |
J20220451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 刘宏超、张滋庭、史建红、安建梅、崔佳燕 | 一般性 |
J20220452 |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影视文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孙俊士、延保全、刘于锋、甄洪永、颜汇成 | 一般性 |
J20220453 | 智媒体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 崔龙燕、崔楠、赵秀芳、王增剑、张振东 | 一般性 |
J20220454 | 课程思政与新工科双重视域下《食品工艺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崔娜、徐建国、 肖春玲、赵秀芳、张亮亮 | 一般性 |
J20220455 | 教育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王彤、闫艾萍、刘璇、王荣、李静芳 | 一般性 |
J20220456 |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混合环境的《统计学》研究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 | 郭泽英、李丽忍、邰秀军、刘丽 | 一般性 |
J20220457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等院校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研究 | 王盛、王金凤、李明、刘小玲、李文静 | 一般性 |
J20220458 | 案例法在高校思政课对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本志红、贾绘泽、赵改萍、刘爱娣、 申一涵 | 一般性 |
J20220459 | 书院制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程茹、郝丽琴、高瑞如、鲁靖康、刘敏 | 一般性 |
J20220460 | 物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以《原子物理》课程为例 | 李俊生、张东海、黄雪丽、鲍世绍、李蓉 | 一般性 |
J20220461 | 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啦啦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刘静、闫艾萍、王荣、王彤、郑文静 | 一般性 |
J20220462 |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中的探索与实践 | 李高鹏、王炳强、郭彩红 | 一般性 |
J20220463 | 本科生走进科研课题组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师范类物理学本科生为例 | 岑建勇、刘永恺、李俊生 | 一般性 |
J20220464 | “双碳”目标背景下地方高校《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学》课程建设研究 | 赵永斌、王蜀磊、张百顺、王晓云、刘羽 | 一般性 |
J20220465 | 基于金课“两性一度”标准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技术》课程构建层级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 于有伟、张少颖、张秀红、崔美林、李艳 | 一般性 |
J20220466 | 体育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郑志强、高弋婷、李奕霖、李芳、翟丽丽 | 一般性 |
J20220467 | 《乡村旅游》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设计研究 | 田媛、田里、卫红、隋普海、耿晓琴 | 一般性 |
J20220468 |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的融入与利用研究 | 皇甫立慧、王彤、郑志强、吴峰山、郭海洲 | 一般性 |
J20220469 | 多重鹰架支持下的多层次一体化教学设计——学以致用取向的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 | 田静、张迎春、王志刚、祁晓贤 | 一般性 |
J20220470 | 5G时代高校互联网声乐教学改革研究 | 原丽红、车文明、令狐青、苏翔、李筠 | 一般性 |
J20220471 | 基于费曼学习法的数学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策略研究 | 玉强、石瑞青、刘丽君、李强、米晓丽 | 一般性 |
J20220472 | 法律职业伦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单云慧、王小平、康静、王玉坤、翁秀梅 | 一般性 |
J20220473 | 《凝聚态物理导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潘俊星、张进军、王英英、田晓俊 | 一般性 |
J20220474 | 山西省本科高校公共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陈继华、延保全、 吕文丽、曹飞、刘明星、金小民 | 一般性 |
J20220475 | 《结构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 马丽娟、贾建峰、张富强、谢欢欢 | 一般性 |
J20220476 |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从教技能的一体化训练体系、实现途径及评价机制研究 | 朱红康、李伟、孔德华 | 一般性 |
J20220477 | 《高等代数》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杨浩菊、冯丽霞、王翠红、宋蔷薇 | 一般性 |
J20220478 | “新师范”背景下《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 苗向阳、杨国晖、张彩萍、孙世艳、吴瑞祥 | 一般性 |
J20220479 |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 刘志凌、张世珍、 吕瑾、张俊明、罗二桂 | 一般性 |
J20220480 | 基于翻转课堂的《光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 马荣荣、穆林平、程留永 | 一般性 |
J20220481 |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李小丽、王芳、全志勇 | 一般性 |
J20220482 | “三全育人”视阈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径研究 | 胡志远、张振东、巩秀、郭小凯、段旭鹏 | 一般性 |
J20220483 | “学习通+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体操课程的应用研究 | 郭丽娟、张秀珍、王红芳、卫玲玲、李慧贞 | 一般性 |
J20220484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师中文专业未来卓越语文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孟德腾、关黑拽、 吕佩、 吕文丽、黄芙菊 | 一般性 |
J20220485 | 师范生实验教学知识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 史红霞、陈花、 白俊华、余丽芬、高孔 | 一般性 |
J20220486 |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 常冰霞、王小平、韩卫平、薛全忠、李华 | 一般性 |
J20220487 | “课程思政-虚拟实践-创作育人”三元融合视域下《图案设计》课程优化与实践研究 | 张锐玲、董婷、 吕金光、阴耀耀、李媛 | 一般性 |
J20220488 | 英语专业本科英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 张亚丽、孔瑞、侯荣、刘慧 | 一般性 |
J20220489 | 新师范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汉字教学能力强化策略及实施路径 | 谭生力、李伟、韩美竹、刘钰、牛传玲 | 一般性 |
J20220490 | 课程思政理念下综合日语教学实践探究 | 武立引、周云、薛成水 | 一般性 |
J20220491 | 以教师核心素养为标准的本科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估研究 | 刘岗、李娟琴、郝丽琴、李世宽、 白俊华 | 一般性 |
J20220492 | “十四五”时期高校英语写作在线学习社区的创建研究 | 李玖、贺阿丽、王姝燕、王磊、王昕 | 一般性 |
J20220493 | 基于OBE理念的影视传媒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赵琳 、王云 、 吕媛 、郭梁 | 一般性 |
J20220494 | “双创”为导向的校企创新合作机制研究-以金银花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为例 | 陈伟、赫娟、郭瑞珍、李国泰、韩彦芳 | 一般性 |
J20220495 | 健康中国视域下《生命科学与健康》思政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 | 庞春花、刘维仲、乔淑丽、王莉、胡玲玲 | 一般性 |
J20220496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实验课程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 张丽红、胡青平、张杰、王东胜、李晓燕 | 一般性 |
J20220497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创新探索研究 | 李建蕊、潘新喆、本志红、姜延博、安慧芳 | 一般性 |
2022JGSZZL005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三链五环节”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 赵改萍、贾绘泽、吉志强、薛秀娟、王晓荣 | 思政专项指令性 |
2022JGSZ01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 闫咏梅、谢耀亭、王新中、海桃桃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2JGSZ015 |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研究 | 张雯雯、姜延博、张慧玲、韩蓉、侯林楠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2JGSZ016 | 传统儒家工夫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研究 | 冯俊、王春艳、程旺、史帅涛、吕海霞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2JGSZ017 | 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研究 | 张昭、王增剑、陈燕妮、丁国恒、范秋霞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J20230570 | 师范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路径与策略 | 张潮、李慧燕、孙枝莲、王小慧、郝伟廷 | 一般性 |
J20230571 | 新时代背景下《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 李晶、黄远鹏、周海燕、于雅丽 | 一般性 |
J20230572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 杨红萍、刘岗、李娟琴、李保勤、王向华 | 一般性 |
J20230573 | 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结构化学教学模式研究 | 贾建峰、任颖、张富强、李娜、王洪波 | 一般性 |
J20230574 | “寓领于教”——力学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渗透研究 | 葛梅、张均锋、苏晓强、梁婷 | 一般性 |
J20230575 | “专思研创”四位一体的《汉语方言学》教学改革研究 | 关黑拽、赵变亲、李伟、严艳群、李琪 | 一般性 |
J20230576 | 《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陈乐琴、吴依妮、赵瑞、李荣、张鑫娜 | 一般性 |
J20230577 |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高校课堂教学行为诊断与改进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 杨丽勤、王云、赵琳、徐桂兰、柴彩霞 | 一般性 |
J20230578 | “丹青育人培根铸魂”《写意花鸟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 杨耀华、郑煜川、行卫东、吕金光、董婷 | 一般性 |
J20230579 | 产教深度融合下遥感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资源与环境遥感》课程为例 | 解毅、荀兰、马佳妮、王艳芳 | 一般性 |
J20230580 | 高校思政课红色故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 张慧玲、樊增强、张雯雯、李丽丽、张心雨、张媛 | 一般性 |
J20230581 | 新师范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 赵英、常钊、时益之、李霞 | 一般性 |
J20230582 |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路径研究 | 黄雪丽、贾绘泽、陈燕妮、崔龙燕、迟新蕊 | 一般性 |
J20230583 | “数字素养”培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探析 | 张玉婷、潘新喆、本志红 | 一般性 |
J20230584 | 高质量教育视域下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与变革研究 | 李利平、陈庆平、程冬阳、辛紫菡、侯峥嵘 | 一般性 |
J20230585 |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大为、武旭、任磊、郭丽娟、任志勇 | 一般性 |
J20230586 | 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戏曲鉴赏》教学改革研究 | 刘于锋、王潞伟、甄洪永、许江娥、闫晓璇 | 一般性 |
J20230587 | 育人引领,知行融合,研学双驱:“新师范”背景下教师教育《心理学》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研究 | 张睆、冯喜珍、王馨蕊、李宁宁 | 一般性 |
J20230588 | 《摄影与摄像》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简超辉、车文明、孙俊士、王潞伟、姜亚平 | 一般性 |
J20230589 | 基于项目式学术英语写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 王姝燕、周海燕、赵晓云、翟丽丽、王琪 | 一般性 |
J20230590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化学虚实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 梁丽琴、袁丽环、梁金燕、边艳杰、张湛 | 一般性 |
J20230591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教学模式研究 | 吴彦茹、汪存友、徐桂兰、王永军 | 一般性 |
J20230592 | 数字化转型助力环境设计专业建筑遗产教学数据库建设路径研究 | 秦建华、阴耀耀、陈剑锋、和华雪 | 一般性 |
J20230593 | 移动深度学习模式下《无机分析化学实验》可视化辅助教学的有限元设计 | 洪伟、付云龙、王炳强、张爱杰 | 一般性 |
J20230594 | 以“兴趣培养”为导向的拓扑课程的教学改革 | 张志国、曲海鹏、宋奇庆、成丹丹、范青龙 | 一般性 |
J20230595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评一体化建设应用研究 | 卢向阳、邢欣、杨欢、任波、韩超 | 一般性 |
J20230596 | 师范院校《量子力学》教学数字化的探究与实践 | 张彩萍、苗向阳、夏昌龙、杨申申 | 一般性 |
J20230597 | 师范专业认证下《中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王卫丽、孙枝莲、张荣华、李娟琴 | 一般性 |
J20230598 | 基于比较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叙事的《资本论》导读教学创新研究 | 赵景瑞、张百顺、王晓云、赵永斌、白俊 | 一般性 |
J20230599 | 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普通地质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 王欣平、李小兵、李馨 | 一般性 |
J20230600 | 山西红色歌舞文化融入《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 庞蓉、张帅、赵富平、成琳 | 一般性 |
J20230601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 张惠娟、芦宾、田晋、陈宇雷 | 一般性 |
J20230602 |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王琛、王世英、吴瑞、宋彩芳 | 一般性 |
J20230603 | 山西省“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实施路径研究 | 卫亭绒、张锐玲、周敏、盛丹、任娅妮 | 一般性 |
J20230604 | “新师范”背景下美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例 | 张卓元、刘昂、金小民 | 一般性 |
J20230605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性评价探索研究—无机化学课程为例 | 魏学东、尚怀芳、张建银、赵全清 | 一般性 |
J20230606 |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研究 | 姜联众、薛月兵、李秀敏、王画眉 | 一般性 |
J20230607 | 基于校企共建平台的《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贾震虎、梁金燕、梁丽琴、袁丽环、张湛 | 一般性 |
J20230608 | 山西省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 岳强、郭根龙、段伟宇、张百顺、李丽忍 | 一般性 |
J20230609 | 分析化学实验过程可视化的探索与实践 | 王慧、薛冰纯、王晓东、苏婧、张雅雄 | 一般性 |
J20230610 | 赛创融合:PBL教学法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评价研究 | 李硕、卢向阳、赵旭、卫红丽 | 一般性 |
J20230611 |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思政体系建构与实践路径研究 | 陈志华、陈继华、刘岗、郝丽琴、刘景宜 | 一般性 |
J20230612 | 校外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 刘彦平、朱一鑫、刘妍、蔺林青、刘晓瑜 | 一般性 |
J20230613 | 地方高师院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 樊琳琳、李晓敏、安李蓉、张文超、梁帆 | 一般性 |
J20230614 | CBL模式下《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效果与实践的探索 | 冯赛赛、肖春玲、张亮亮 | 一般性 |
J20230615 | 生态文明教育引领下的生态学基础课程思政构建 | 王永吉、周学永、高瑞如、张粉果、张萌 | 一般性 |
J20230616 | 将思政育人与学科前沿融入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 董新龙、张会生、徐小虎、严志 | 一般性 |
J20230617 | 基于《固体物理》课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 赵承祥、白宇浩、刘吉利 | 一般性 |
J20230618 |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 陈富、杨晓丽、肖军虎、周芬芬、李跃飞 | 一般性 |
J20230619 | “分层次”教学模式深化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 周国君、李士利、郭彩红、赵彦武 | 一般性 |
2023JGSZZL001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 | 贾绘泽、赵改萍、本志红、王晓荣、姜延博 | 思政专项指令性 |
2023JGSZ014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问题研究 | 吉志强、高宇航、崔龙燕、张雯雯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3JGSZ015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 | 杨源、黄雪丽、王晓荣、陈燕妮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3JGSZ016 |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路径研究 | 贾蕾、邱吉、杨秀婷、钟思雨、王可心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3JGSZ017 | 山西红色文旅资源开发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协作路径研究 | 张利杰、聂传平、杨海亮、原汇蔷、王艳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J20240695 | 融合一流课程PBL实践教学体系下的动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 阴环、李柯、贾俊丽、杨纯、王琳 | 一般性 |
J20240696 | 美育赋能实践教学,助力发展创新能力--以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项目为例 | 胡青平、张艳青、张丽红、常笑语、李晓静 | 一般性 |
J20240697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食品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 闫帅帅、晋程妮、郑亚军、马慧、郭辛茹 | 一般性 |
J20240698 | 学科交叉融合视域下高师院校美育普及与传承育人实践研究 | 刘昂、刘宏超、张一平、郑煜川、杨月强 | 一般性 |
J20240699 |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武术课教学实践与研究 | 权黎明、王彤、宿凤玲、卢煜、赵海涛 | 一般性 |
J2024070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咨询与辅导》的课程思政探索 | 柴彩霞、冯喜珍、刘丽萍、郭卿 | 一般性 |
J20240701 | 全过程育人模式下《空间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与研究 | 和华雪、秦建华、张卓元、杨闵敏、章梦奇 | 一般性 |
J2024070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教育史》课程融合的研究 | 常钊、张迎春、郝媛媛、宋丽坤、毛一兆 | 一般性 |
J20240703 | 新工科背景下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王大为、崔小静、白宇浩、杨培林、申治中 | 一般性 |
J20240704 | “两个结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1332”教学模式研究 | 薛秀娟、王奕、姜延博、李建蕊 | 一般性 |
J20240705 | 跨域协同,多维调动,深度合作:《普通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谭秀娟、聂爱青、郑明璐、王馨蕊、李宁宁 | 一般性 |
J20240706 | 基于知识图谱的《仪器分析》新型数字资源建设 | 薛冰纯、王晓东、黄永飞、张莉 | 一般性 |
J20240707 | 新工科背景下学科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王兰芳、李小丽、李小龙 | 一般性 |
J20240708 |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郑晓俊、张建、白清玉、李玲静、白杨 | 一般性 |
J20240709 | 师范类专业认证视阈下《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课程体系建构 | 高宇祥、仝建平、徐继承、霍斌、阎海燕 | 一般性 |
J20240710 | “新文科”+“新课标”双背景下地方类高师院校舞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与培养路径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 秦滨、赵志强、赵妮、曹晓晶、刘声、严敏 | 一般性 |
J20240711 | 基于OBE视域下“思创科教”共融合在《山西特色酿造食品》课程的探索研究 | 崔美林、赵微、王佳丽、宋小青 | 一般性 |
J20240712 |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研究 | 王晓荣、赵跃先、纽丽霞、王跃 | 一般性 |
J20240713 | 科技与产业创新背景下《小杂粮营养价值及综合利用》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 姚彩青、崔娜、关正萍 | 一般性 |
J20240714 | 课程思政视域下《微观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 付蓉、邰秀军、张百顺、李丽忍 | 一般性 |
J20240715 | 师范院校地理学《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 徐传奇、王国强、刘显、贾云霞 | 一般性 |
J20240716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传媒导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 吕媛、周婧、赵琳、郭梁、马喜丽 | 一般性 |
J20240717 | “三贴近一实践”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研究 | 高忠严、柴书毓、石国伟、吕树明、武红霞 | 一般性 |
J20240718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李竹、李俊生、王大为、赵红梅、吴晓婷 | 一般性 |
J20240719 |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下《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生态链的构建研究 | 赵微、额日赫木、郭京波、韩爱玲 | 一般性 |
J20240720 | 项目驱动与竞教结合的艺术策展人才培养研究 | 刘琛、金小民、李应杰、李君婷、周彦华 | 一般性 |
J20240721 | 数字教学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 郭泽英、刘丽、李丽忍、张瑜、邰秀军 | 一般性 |
J20240722 | 思政育人视域下经典红色音乐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张帅、原丽红、庞蓉、白洋、郭茜玥 | 一般性 |
J20240723 |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 霍斌、刘晋、田悦慧、丁俊、张九玲 | 一般性 |
J20240724 | 产教融合背景下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 | 齐文良、卫永华、吴建虎 | 一般性 |
J20240725 | 基于知识图谱的数字化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构建——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 | 赵嵬、姚海莹、徐桂兰、贾永娟 | 一般性 |
J20240726 |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王永军、陈妮、杨丽珍 | 一般性 |
J20240727 | 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为例 | 刘永恺、周史薇、白素英、张丽文 | 一般性 |
J20240728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师范生《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 高丽美、杨利艳、李永锋、陈鹏翔 | 一般性 |
J20240729 | 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改革及竞赛育人模式探索 | 程留永、苏晓强、穆林平、王会杰、李俊生 | 一般性 |
J20240730 | 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师范类专业《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探索研究 | 贺晓璇、杨青、高超、张磊、王涛 | 一般性 |
J20240731 | 美术理论类课程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与实践——以《美术鉴赏》为例 | 卢珊、郑煜川、段彦芳、杨耀华、边琳 | 一般性 |
J20240732 | 增值性评价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应用研究 | 贾亚宾、霍斌、孙宁、冯永明 | 一般性 |
J20240733 | “影视剧导演艺术”PBL项目式教学实践 | 逄蕊、延保全、程文文、马喜丽 | 一般性 |
J20240734 | 新工科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王洁、侯宇超、李洪涛、刘宇、王琛 | 一般性 |
J20240735 | 融媒体建设路径下高校美育模式创新研究 | 苏翔、原丽红、高靖泽、曹晓晶、赵建斌 | 一般性 |
J20240736 | 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下的《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 | 田晓琳、朱洪梅、李桂峰、李国琴、宋小青 | 一般性 |
J20240737 | AI-TPACK视角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 | 王永平、肖军虎、贾永娟、徐桂兰 | 一般性 |
J20240738 | 基于“互联网+成果导向”的机器学习基础与应用教学改革研究 | 柴国强、白宇浩、史晓辉、芦宾、杨培林 | 一般性 |
J20240739 | 《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建构实践与研究 | 田媛、田卫民、卫红、耿晓琴 | 一般性 |
J20240740 | 地方高校卓越语文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 李晓敏、关黑拽、卫亭绒、安晋伟、陈晋旗 | 一般性 |
J20240741 | 实景双重翻转与协同教研:师范生人工智能课程的创新实践 | 宋彩芳、李志河、朱红康、李航、范保玉 | 一般性 |
J20240742 | 微信公众平台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齐志凯、陈义刚、曲梅、张路花 | 一般性 |
J20240743 | “互联网+”背景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赵彦武、王君文、张玲娟、彭江、赵明刚 | 一般性 |
J20240744 | 基于产出导向的《中学日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研究 | 李冬翠、张秀娟、杨姝、薛敏 | 一般性 |
J20240745 |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基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 王祎玲、刘丽、高婷、申岳鑫、张翊萌 | 一般性 |
J20240746 | 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与实践 | 王瑞瑜、邰秀军、段伟宇、苏仙红 | 一般性 |
J20240747 | 新媒体视域下基于影视评论人才培养的《电影经典作品赏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管志涛、黄华、李沛 | 一般性 |
J20240748 | 结构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 赵国政、张富强、张坚、王洪波 | 一般性 |
Z20240009 | 山西省本科教育教学年度发展研究 | 赵英、徐建国、时益之、王晓丹、李霞 | 指令性 |
Z20240023 | 三级认证背景下教育类专业课程渗透师德养成的策略研究 | 徐建国、范哲锋、张潮、吕谨、李跃飞 | 指令性 |
Z20240033 | 山西省高校化学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 | 李俊飞、宁志学、杨书懿、李士利、额日赫木 | 指令性 |
2024JGSZZL002 | 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新机制研究 | 高宇航、赵改萍、聂静港、王逸然、宋瑜琪 | 思政专项指令性 |
2024JGSZ025 |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 | 原汇蔷、王亚莉、李瑞峰、王蓉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4JGSZ026 |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研究 | 姜延博、薛秀娟、王奕、张孟珂、闫思露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4JGSZ027 | 山西革命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 | 许艳萍、赵改萍、张欣艾、王慧萍、王彩萍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2024JGSZ028 | “大思政课”视阈下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 杨海亮、余成苗、陈燕妮、李志龙 | 思政专项一般性 |
Z20250002 | 实践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王小平、闫建璋、李逵、肖黎明、韩佳宾 | 指令性 |
J20250089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李润亚、张艳、赵国栋、贾秀丽 | 一般性 |
J20250090 | 基于知识图谱与AI赋能的《世界近代史》智慧课程建设与实践 | 舒丽萍 | 一般性 |
J20250091 | “知识图谱—多模态资源—学情画像” 三核联动的智慧课程建设与实践 | 刘景宜、孙枝莲、侯宇超、孔德华 | 一般性 |
J20250092 |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心理学实验教学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能力培养研究 | 许施扬、张潮、聂爱青、金雨薇 | 一般性 |
J20250093 | 智慧教育背景下化学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研究 | 陈花、吕谨、白俊华、刘帅、王锦江 | 一般性 |
J20250094 | 新文科视域下《世界近代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研究 | 王宝龙、徐继承、高宇祥、崔东军 | 一般性 |
J20250095 | “AI+运动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课程资源库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 | 陈乐琴、李夏元、闫文菁、杨泽丽、马振南 | 一般性 |
J20250096 | 新时代四维一体卓越语文教师培养体系建构 | 梁贝、李晓敏、关黑拽、侯春慧、张磊 | 一般性 |
J20250097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地理师范生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 | 白乙娟、蔡兴冉、武磊、陈佳佳、杨敏 | 一般性 |
J20250098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微生物学教学:师范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王东胜、王斌斌、张强、王斐 | 一般性 |
J20250099 | 新工科背景下AI赋能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食品标准与法规》为例 | 晋程妮、闫帅帅、郭建平、吴艳芳、王佳丽 | 一般性 |
J20250100 |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浸润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高艳艳、段伟宇、张丽、高宇 | 一般性 |
J20250101 | 数智化赋能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及共享机制研究 | 王彤、闫艾萍、邢欣、高毅帆 | 一般性 |
J20250102 | AI与数字化资源双轮驱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新范式探索 | 郭爱心、纪亚芳、郭诚俐 | 一般性 |
J20250103 | AI赋能下化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崔晓芳、樊琳琳、岳强、王君文 | 一般性 |
J20250104 | 《生态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 巩岩、赵洁、杨佳佳、吕金枝 | 一般性 |
J20250105 | “数字人文+媒介融合链”双驱动下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 王飞翔、孙俊士、张丹、王晓璐 | 一般性 |
J20250106 | AIGC时代的《新媒体概论》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基于OBE-BOPPPS的融合理念 | 董红兵、康茜、吕媛、李丹 | 一般性 |